農業氣象站通過各組件(包括氣象傳感器、收集器和傳輸模塊、后臺計算機端等)協同工作監測環境中的風向、風速、氣溫、相對濕度、大氣壓、降雨量、光照強度、光量子、土壤溫濕度等氣象要素,根據數據結果分析農業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規律,合理化規劃農作物布局,調整區域環境參數,抓好農作物的培育管理。

首先其具有準確地農業管理模式,結合農作物的生長條件進行合理的施肥,把握好施肥時機,根據農作物的缺水量進行有效的灌溉,節約農業用水。其次它具有超限報警功能,當監測的環境信息達到設定的預警值時監控云平臺端發出報警聲音,以短信或郵件的方式通知管理員,使管理員能夠盡快的處理,降低農業災害損失。不僅如此,該氣象站能夠實現農業自動化控制,智能化自動灌溉,減輕了工作強度。管理人員可遠程監督,通過手機軟件或監控云平臺查詢瀏覽數據,操作簡單,減少了農業成本。


農業氣象站能夠同時觀測氣象條件和農業生物,故而可以有效的分析對農作物有利和不利的環境條件,更好地為當地農業生產服務。把監測到的數據整理成報表上交給上級業務和服務部門同時要向上級業務和服務部門提交觀測數據和報表,解決了我國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