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計(又稱雨量記錄儀、雨表和雨表)是基本的氣象探測儀器。降雨監測是農業、氣象、水利、建筑等行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如果雨量過多會造成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將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降雨量過少將加劇生活用水、農田灌溉用水和工廠用水之間的矛盾,造成土壤鹽漬化、沙漠化等,也會給農業生產等領域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氣象部門一般也都是通過雨量監測設備來監測降雨量和降雨強度。但是,雨量計有什么樣的工作原理呢?又是如何上傳監測數據的呢?
一、概述:
翻斗式雨量計的承載口徑為200 mm,有485信號輸出和脈沖信號輸出,其核心部件為三維流線型設計,采用進口優質透明材料制作,外形美觀,自潔灰塵,易于清洗功能,采用三維流線型設計,使翻斗更加平滑。桶軸套設計采用一體化旋轉定位結構,不需要調整兩襯套之間的距離,現場安裝非常方便。
二、工作原理:
翻斗式雨量計是由感應器及信號記錄器組成的遙測雨量儀器,感應器由承水器、上翻斗、計量翻斗、計數翻斗、干簧開關等構成;記錄器由計數器、錄筆、自記鐘、控制線路板等構成。
雨水從雨量計的承水口進入漏斗中,通過漏斗流進雨量計的翻斗內。當積水量達到某一高度(如0.01毫米)時,雨量計的翻斗會失去平衡并傾倒。當雨量計的翻斗傾倒時,會使開關接通電路,并且向記錄器發送脈沖信號,記錄器會將降雨量記錄下來,反復此過程時,雨量計會把降雨的過程記錄下來,達到測量降水量的目的。
三、上傳數據:
翻斗式雨量計與太陽能供電系統、網絡通信技術組成智能雨量監測系統,實時記錄雨量數據,保證數據不會被修改,為水文測站、環保業、農業、林業等部門提供之前原始的降雨量數據。
該雨量計監測到的數據可以通過有線、GPRS、以太網等通信方式將數據上傳到數據中心,可以跟蹤和記錄整個過程,集成了數據采集、記錄數據、存儲數據等功能,實現了遠程操控功能。在監測站休眠的狀態下,監測中心可以隨時喚醒監測站進行收集數據、讀取數據或修改配置信息的工作,還可支持多中心的工作模式。
翻斗式雨量計監測的數據可通過云平臺可實現隨時查看數據,還可以使用曲線查看時段雨量、日雨量、月雨量和年雨量,能實現將歷史數據下載、打印,還可以導出到電腦,存儲為EXCEL表格文件,方便以后對雨量的情況進行研究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