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的結束,預示著北方秋收已進入尾聲,農戶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把握冬播的黃金時期,及時進行冬小麥的播種。
由于今年副熱帶高壓北抬,西南暖濕氣流與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在北部地區(qū)相遇、對峙,導致北部多個地區(qū)出現連陰雨天氣。“十一”假期后半段,北方多省就一直是陰雨綿綿的狀態(tài)。而持續(xù)的陰雨天氣不僅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不便,同時也會對秋作物的成熟、收獲造成不利影響——由于前期降水比較頻繁,很多地區(qū)的田地出現了積水,導致人機進地困難,從而造成玉米秋收及小麥播種的進度推遲。
為了及時進行冬播,避免由于冬小麥播種較晚造成小麥幼苗較弱而無法形成壯苗越冬,植株體內營養(yǎng)成分不足的現象,我們應該采取相應措施及時、合理的進行冬季播種。播種時,土壤墑情的監(jiān)測非常重要。種子的萌發(fā)需要適宜的溫濕度,通過管式土壤傳感器對土壤墑情準確、科學的監(jiān)測,可以判斷土壤溫濕度值是否適合播種。
建大仁科管式土壤傳感器觀測結構采用分層設點式,能夠檢測三到五層的土壤溫度和含水量狀態(tài)。從地表開始,規(guī)定土壤每10cm為一層,每層配置一個土壤溫濕度測點,能夠快速、多方面監(jiān)測土壤溫度和濕度,了解集土壤墑情信息,為冬小麥的播種提供科學依據。
管式土壤傳感器電極沒有直接與土壤接觸,因此能夠有效避免傳感器電力對土壤及土壤中作物的干擾。外殼采用全密封結構,防水等級為IP68,可以很好的保護電路,使其既不受土壤中鹽離子的影響,也不受農藥、化肥、灌溉等農業(yè)活動的影響,保證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據更準確。該傳感器支持內置傾角傳感器,用于實時監(jiān)測土壤和設備狀況。
針對今年特殊天氣造成的田地積水現象,我們可以將生石灰、麥秸等物鋪于種植行間,用以吸水。同時,在田間插入管式土壤傳感器,用來實時監(jiān)測土壤溫濕度值是否到達適宜的播種條件,從而把握最佳冬播時期。
管式土壤溫度傳感器可以適用于需要檢測土壤墑情、旱情信息,或需要通過實時數據監(jiān)測氣象、水雨情、農情、水利建設工程、蓄水引水等多種場所,為科學監(jiān)測提供技術支持和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