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少數地區根據該地具體情況另有規定。如多雨的廣東,日降雨量80毫米以上稱暴雨;而少雨的延安,日降雨量達到30毫米以上就稱為暴雨。
降水量的多少會極大的影響到人類的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若降水過多會引發洪澇災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與不便;若降水過少則會加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還有工廠用水之間的矛盾;造成土地鹽澤化或土地沙漠化等等。正因為這一系列的矛盾造就雨量監測設備的“誕生”。通過專業儀器來監測降雨量,從而避免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目前,氣象、水文用來測雨量的工具主要是翻斗式雨量計。這種測量器將接收到的降雨流入一個小斗內,達到一定的數量后就自動倒掉,同時形成相應的雨量記錄。氣象所用的是0.1毫米的翻斗式雨量傳感器,而水文用的則是0.5毫米的。
翻斗式雨量計是比較先進的測量器,自動生成降雨記錄,他們之前用的是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相應時段內的降雨量。
翻斗式雨量計是由感應器及信號記錄器組成的遙測雨量儀器,感應器由承水器、上翻斗、計量翻斗、計數翻斗、干簧開關等構成;記錄器由計數器、錄筆、自記鐘、控制線路板等構成。翻斗是用工程塑料注射成型的用中間隔板分成兩個等容積的半錐斗室。它是一個機械雙穩態結構,當一個斗室接水時,另一個斗室處于等待狀態。降雨時,承水口收集的雨水,經過漏斗注入計量翻斗。當所接雨水容積達到預定值 0.2mm時,由于重力作用使斗室自己翻倒,處于等待狀態,另一個斗室處于接水工作狀態。當其接水量達到預定值時,使斗又自己翻倒,處于等待狀態。在翻斗側壁上裝有磁鋼,它隨翻斗翻動時從干式舌簧管旁掃描,使干式舌簧管通斷。即翻斗每翻倒一次,干式舌簧管便接通一次送出一個脈沖信號——這就是脈沖型翻斗式雨量計的工作原理。


